随着年龄的增长,中年以后,身体机能逐渐衰退。到了老年,主要表现为肾虚肾亏、肌肉萎缩、腿脚不灵、动作迟缓,而洗髓经则是有效延缓这些衰老症状的运动方法。伸脊洗髓的脊背锻炼,使脊椎伸拔,粗壮有力,腰板挺直,背活腰灵,脊髓通畅,同时也可不断地整复脊柱的轻微变形,调整气血筋肌、劲力消长。中医经络学说认为,腰椎脊柱是督脉经过之地,亦即精髓升降的道路。督脉贯脊属肾,而肾为先天之本,精髓之源泉,身体能源之基地,它具有藏精主骨生髓而通于脑的作用。因此,经常加强腰椎脊柱的锻炼,能变化人之气质,修先天之本,使任督二脉流通,强身固精,骨、髓、脑三者均充实健壮,元气旺盛,精力充沛。精气足,则可不断地补益脑髓,健康纽枢神经系统。可以说,洗髓经是人体的司令部“大脑”的良好体操。
在围绕腰椎脊柱的锻炼过程中,由于腰背的颤动、伸展、弯曲,对足掌和手掌也有着相应的要求。脚掌着地用力,踩蹬一松一紧,对脚掌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按摩效 果。因为脚底是人体穴位、经络分布密集的部位,由足底产生的反作用力,不但可增加其弹性,而且对全身经络也是一次很好的保 健按摩,对治 疗和预防某些病大有好处。同时,通过甩臂及手指的屈伸活动,既可以松活肘、肩等关节,又可以促进人体经络的畅通,对人体纽枢神经系统会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。如能长期坚持洗髓经锻炼,自然会收到脊柔软、髓通畅、延 年益寿享健康的效 果。
从生理解剖的观点看,伸腰展背的腰背锻炼可抵抗肌肉萎缩,促进脊柱柔韧灵活,并能促进腹腔的血液循环,改善肠胃功能,调理脾胃,增进食欲,强化后天之本。由于在锻炼中强调提肛收肾尾闾卷提,自然而然会引发元气鼓荡,蒸腾温暖下腹丹田,进而起到强腰壮肾、固元养生之效应,同时也具有扶直脊椎、畅通脊髓、调和气血、加强新陈代谢的作用。因此,锻炼一条强劲有力、富有柔韧弹性的脊梁骨,是保证健康的关键。
《洗髓经》的劲力原理
在武术界,各门各派都讲劲力。而求劲之法首先在于求松求柔。洗髓经锻炼,就是要克服全身关节、器官的僵硬、紧张状况,训练骨骼筋肌的协调。在紧而不僵、松而不懈、全身放松的基础上,慢慢练出柔和的身体,激发内劲潜能,在身心整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劲力。这种合乎人体自然生理反应的锻炼要循序渐进,细心体悟,经过量变自然会达到质变。
洗髓经作为健身功法来讲,并无技击性可言。但从洗髓经的练法中,可揣摩、体悟合于实战拳法的发劲原理。我们知道,武术是门人体科学。技击之巧,全在于手法、步法、身法的灵活应变。因此,须训练实战意识,训练人的神经系统,修炼气的质量、整合内劲功力,以及变化多端的技法。而洗髓经的修炼思想,对求劲之法则是一种开悟和有效的训练。
人是直立行走的脊椎动物,从身体生理结构分析,脊梁骨是人体结构中重要的部分,脊椎的粗壮、柔韧,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和劲力发放的效 果。洗髓经锻炼,通过脊梁骨的伸拔(即脊椎33个骨节的上下伸拉),就会使筋肌收缩的长度产生弹性,脊背之力自然流通。脊椎有效地拉长,各种发力动作都会由脊椎的摧动而出来。脊柱越灵活,筋骨肌肉越有弹性,产生的劲力就越大。这就是说,训练脊背的圆撑而挺拔,提高脊椎中和而无碍的通透性,丹田劲力就会有效地发挥出来。从自然界动物的身上,我们也不难领悟到这个道理。如果我们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凡是凶猛、灵敏的野兽,它们的身体都是松软柔和富于弹性的,特别是脊背功能是很强的。因此,认识脊背的重要性,重视腰椎脊柱的奥妙,是洗髓经内功劲力的特征。
洗髓经围绕脊柱伸筋拔骨,柔身练气,疏通脊髓,提高灵敏反应,还应特别注意脚掌力量的反弹劲,这也是锻炼整合劲力的思想之一。脚掌是人体劲力之根源,启动劲源的枢纽。洗髓经体悟发劲原理,是由脚底发劲由下而上,节节摧动,即以神意引导脚掌对地面踩蹬而产生的反作用力。如果没有着力点,再大的劲力也不容易发挥。因此,脚的灵活,步法的熟练,身法的变化,劲力的本源全在于脚掌着力点的运用。鸟蹬足飞升,虎跃蹬扑食,田径短跑的起跑蹬劲,都是运用着力点这个道理,步乃一生之根基。体现在散打中,脚动则身动。劲源的起动,变化之妙,全在于脚的一举一动。所以,有意识体悟脚着地的劲力,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松肩正脊提尾闾,背脊伸拔脚蹬地,贯通脊柱通任督,神意领宪掌劲出。这一原理,普遍运用于形意拳的功劲领域。
在线咨询